白海子登山报告
白海子山海拔5924米,位于东经102.3度,北纬29.53度,属于四川省康定县境内,贡嘎山的北侧,是一座未登峰。白海子属于贡嘎山脉。处于贡嘎大山系的东北角,周围有四个独立雪山,分别是田海子,蛇海子,笔架山,和白海子。交通便利,离康定县城十公里,在白海子山雪峰附近有一个终年温润如碧玉的高山海子,这,就是因山而得名的“白海子”。
前言
由于我们自由之巅的年度商业计划和11月各种临时事务的变化,也让我们的田海子计划搁浅,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觉得11月变成我们追寻梦想的自由攀登月,那么我本来也想对贡嘎山域有一个了解,和为了日后能更好的开发一些相对比较少人问津的山峰,我们就计划对田海子和日乌切沟进行一些考察和尝试。但是在28号小柳和搭档登顶幺妹峰的消息传遍了攀登圈,然而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们永远的失去了我生命中最好的伙伴,他不仅是我最好的学生,知己,合伙人,也是我最好的搭档。对此我伤心万分。为了永远永久的几年他,我们把这条线路命名为“幺妹之路”他可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自由之巅提倡的东西,我们还要继续下去。我们将顽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走下去。
作为一个有想法的登山者,我们希望自己不断提高,能够攀登自己梦想的山峰,为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决定去攀登这个山峰的时候,我们决定把这次攀登作为一次提高性的训练攀登,而我们会用尽量快的速度,尽量少的物资,让自己的体能和能力达到一种状况,和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所以我们不会建立太多的营地,和相对较多的物资。
11月22的康定地震让我们对我们的行程有了一些忧虑,而23好出发的路途实际也证明了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我们既定的计划。当我们23号晚上11点到达老榆林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多吉大叔家的房子,所以我们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睡了一晚上。
而我们24号来到雅家梗的时候已经结束了一个周期的降雨和降雪,所以气温和天气周期都处于交替的一个阶段,而也为我们往后的攀登提供好的周期。
关于线路:
线路海拔提升1200米,用时25个小时回到帐篷,岩石难度2.10C,血坡50度到70度之间,混合线路难度M3到M3+。
在这次攀登中线路的难度及长度都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带了30米到40米左右的辅绳全部在下降过程中用光,然后丢掉了两个冰锥,4个扁带,1个机械赛,4个锁,在攀登过程中遗失了一把绳刀。这也是我登山以来主动丢掉最多东西的一次攀登。当然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安全的回来也是物尽其用了。
24号我们下午来到雅家梗,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决定把我们的营地就设立在公路边,海拔3830米的地方这样我们就不用扎帐篷,可以直接睡在车里。而为了进行运输我们决定25号早上能够背负登山的技术装备到达冰川的根部,这样有利于我们后面的攀登,而就我们目测的距离实际也不会太困难。
而远处的嘉子看起来是那么磅礴。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我们花掉的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9点半出发到了下午的5点才勉强到达可以看到冰川并且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基本上消耗了快8个小时的时间,而我们的营地实际离冰川可能还有40分钟左右的距离,就大本营到4800的营地海拔上身1000米,但是主要的问题在于大量的乱石坡和一定的积雪,对行进的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这样长的乱石堆也在其他的山峰很难遇到。我们打多数时间都在乱石堆上面跳跃。
对于这一段路程我们用掉了接近8个小时的时间总结如下,长距离的乱世堆加上积雪,很难行进,经常会踩到坑里,和相对比较大幅度的跨越乱石堆之间,消耗相对大的体能,第二负重都在15公斤以上,第三我们在这之前没有进行适应和修整,直接就就行运输,这主要对迪力的身体影响相对较大。
攀登
25号的运输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的体能和精神状况都有很大的消耗,就我们下来以后决定26号进行休整,根据休整的状况决定27号是否上到4800的营地。
我们两经过26号的商量后决定在27号不再多呆,直接上到4800米,28号进行攀登
27号勇士4个半小时从3800到达4800的帐篷,然后发现我自己的失误造成了我的防潮垫被大风吹走不知去向。
28号早上4点气喘5点开始攀登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过观察发现阳光照到田海子和白海子垭口分界位置的时间大概在7点半到八点,而我们出发后正好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希望攀登的线路。
所以当天色刚亮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线路可以进行选择和攀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比较靠近东北山脊的一个血槽进行攀登,而这个血槽的起步难度也相对较高。
20的米一个绳距我们差不多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攀登,
在前面的线路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基本我们还能完成,到了快翻出去有点仰角的顶端的时候我实在很难找到手点和保护点设置保护,在那里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以后,我脱掉了我们的手套和冰爪,并且找到一个手点拉起来用冰镐挂住了上方沟槽的一个缝进行固定,最后翻上了这个垂直带仰角的难点。
这个也让我精疲力尽。
在后面相对进入雪槽的线路就换了迪力领攀,当然由于有雪和相对较多的石头我们多数都采用了移动保护的方式进行攀登,齐腿的积雪也让我们的效率降到了很低点,经过好几段比较陡峭的地方我们感觉翻上了山脊
而这样的风格和线路情况和我们攀登过的幺妹峰有很多的相似。不管是难度,还是线路特点。
也让我们感觉似曾相识。
田海子的山体作为参考不断告诉我们的位置和海拔,当我们精疲力尽的攀登到了下午的时候,发现我们的路途还很遥远
这个时候已经下午的1点多了,而顶峰离我们还很遥远,积雪也增加了我们体能的消耗。
远处的云海也告诉我们已经在白云之上了。
当我们完成了数个这样85度左右的混合攀登以后看到了我们的目标,顶峰在一个巨大岩石山体的后方,我们需要绕过岩石山体,顺着雪坡到达顶峰,而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的5点多了,我们顺着雪坡和冰继续攀登了二三百米。
于下午7点半的时候到达了顶峰。
由于寒冷,疲惫,饥渴,和时间等原因。我们不能很清晰的把我们的影响照得更清楚,但是所有后面的山体和特征表明我们已经到达了顶部。
而对面田海子的位置也清晰可见。
关于白海子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山峦,有一定的起伏,这里有号几个相差不大的山头连接着,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山脉的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拿出我们的旗子和相关东西留念照相,我们只取证了我们自己的来到,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开始下撤。
然后开始漫长的下撤过程,冰雪路段我们进行了啦两段的冰洞绳下降,然后就是岩石线路的下降,由于晚上气温较低,加上我们自身消耗较大,所以就比较寒冷,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没有遇到之前的大风,虽然有一些小风吹过,但是都还可以接受。攀登时间的过长消耗让我在后面的时候两只眼睛处变得模糊不清,感觉眼前有一团迷雾,对事物都看不清晰,也可能是由于疲劳造成的。那么在极度疲劳和夜晚的下降,也让我们内心更清楚的意识到需要我们更仔细,当然博格达事故的教训也一直在眼前。所以当我们选择的保护站,我每次都会进行测试,已确保我们百分之百的安全。
漫长的下撤的过程中,我们用掉了我们几乎身上的所有编制类装备,于凌晨的5点回到了乱石堆,但是我们迷失了我们的帐篷。我们花了1个小时在黑暗中寻找我们的帐篷和营地,最后于6点钟找到了我们的帐篷,少了一些水喝掉于7点开始睡觉。到12点起来继续烧水喝,到下午的4点开始下撤,并与7点回到了公路。
总结
在下降过程中保护点都比较牢固,也比较容易寻找,但是下降过程中绳子被卡主一次,花了40分钟攀登回去处理,在整个攀登过程中存在落石,这需要我们注意和避免。雪的厚度影响了我们的效率,而我们自身攀登的效率还有待提高。25个小时的攀登和位置线路的攀登我们没有携带炉头,这造成我们大量脱水,大量脱水也会影响我们的攀登效率。就这条线路的情况来讲,我们完全有能力更快速的完攀,而难点的消耗让我体能损失很大,后期下山以后我们两个手臂极度的酸疼。也是因为相应的训练不够。
在攀登中也经历第一次我们找不到我们的帐篷,在黑夜中寻找了一个多小时,这在于25个小时的攀登以后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当然我们在不断的攀登中去总结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