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 攀登爱好者的进阶体系、学习资源

[复制链接]
查看: 7873   回复: 2
2022-3-23 11:24:2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 | 二兔翻滚子
参谋 | 李宗利、小海等


回忆最初,我们从哪里
知道登山、登雪山的?

也许是看了影片、传记、风光摄影

也许是旅行时接触到  徒步露营

也许是健身跑步转为  户外越野

...


总之我看到了雪山,
并发觉到登山的渴望」


我最早是个除了体育课,不做别的运动的人,和大自然的接触就是《动物世界》。为了挽救健康和睡眠质量,才开始换着方法锻炼,操场跑圈跑着跑着就变成了徒步,然后迈向雪山。

意外之喜就是,登山接纳了我,它入门并不困难。
当我一只脚跨进来,立刻发觉登山的进阶之路望不到尽头。我的目的也完全脱离了健身,有了更多琢磨不清的想法。
能力和愿望不匹配,总是烦恼的。
但话说回来,要是一眼就看明白了,反而不美



漫长的追逐道路净是弯子。
若说有什么较好的进阶顺序的话,
个人建议是「以下三步」

1. 全面认识登山、跟随前辈学习
2. 能够自主思考、专项技能进阶
3. 决策、主导自己的攀登...


这个顺序被打乱会有什么问题、隐患呢?

比如2>1的情况,对登山缺乏大局观时,很难知道自己力气要往哪里用,难以有效率的成长。
再者,登山是多种因素、真实环境里的整体作用。
就好比会答题不等于会应用,即便在健身房、岩馆里猛如虎,没有系统概念,上了山很可能不知如何用。

决策权是更致命的问题,如果队伍的队长经验、能力不足,这会是一个3>2,甚至3>1的结构。一旦出现预料外的风险,整个队伍安危难保。


越是入门阶段,我们尚不具备筛选、辨认信息的能力时
越要找可靠的来源的资料、或者厉害的人去带。
这会让成长的过程更有效率、更安全。

下面列举了这3个阶段内的
技术、能力、心理要素。
192597ca6d5992d8cf60cbd96608abbe.jpeg
59c9440728c760447a682f6c9ab80f19.jpeg c9ae318ea766993fab0ae61e26461546.jpeg

最开始,去一些轻松漂亮的山峰,看一些书籍影片。全面了解登山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学会在山上照顾自己,也学会保护珍贵的环境。

那玛、半脊有一段冰雪线路。玄武则是岩石线路。
雪宝顶、雪隆包、大小玛雅这些都有冰雪岩混合技术路段。(所以心急的话,在一座山充分学习也OK)

当你积累了系统的认知,也可以熟练、自信的跟随向导通过各种地形,仍不满足时,就大胆的往前走吧~

9a20c94c6190c08e18dfb75a701abf4d.jpeg f98c3d3d76082448f9b2729678f0745b.jpeg 038180d8dfd94ff34bf43a920b7d49fd.jpeg

这个阶段会很久,你的各项技能、经验、心态都会提升和转变。可以在较长的技术路段充分实践(如连续几百米的大冰壁、大岩壁等等)。
你的视野也更全面,对天气、营地、线路、队伍的思考,让心态从队员转向决策者。

‍*专项技能指,根据不同地形,用到攀岩、攀冰、干攀技术。

岩石-攀岩  基础动作(重心的转移、手法脚法等)
保护技术(保护搭档,设置保护点等),先锋,多段,传统攀...
冰雪-攀冰  基础动作(挥镐、踢冰的正确方法等)
类似的保护技术,先锋,多段...
混合-干攀  (使用冰镐、冰爪攀爬岩石)

大部分高海拔技术型山峰都有冰川覆盖,陡峭处需要攀冰,掉下裂缝也可以攀冰自救。攀岩则是打基础的技能。

练习这些不必天天泡在岩馆,上山前夕根据目标山峰准备即可。和攀岩赛事中常看到的运动攀不同在于,在高海拔、真实山体上先锋时,不存在厚厚的保护垫和打好的挂片、保护点。也不存在触摸到比赛线路的终点,一切就大功告成。

山上的环境、心态是完全不同的,不存在竞技和比较,只会专注于一段又一段的爬升,随后更要保证安全下撤。一个失误的代价,则可能是拖着搭档一起滑坠几百米。

这意味着更多风险和责任
更多思考和决策
会更大胆、也更小心

df70d9639a77b7b736de4fb1eed98e89.jpeg

这里还能说什么呢~ 有想法的你,已经可以自己举一反三,向目标前进,定义自己的风格了。
我们可以作为你可靠的搭档、顾问,或者帮你解决一些麻烦的事情,类似注册、进山运输之类。


成熟的攀登者各有风格,搭档之间的相互学习是他们后续成长的重要途径。
不同人对技术的运用、对情况的处理各有方法,常常会惊奇于那些有创造力的想法(尤其在金冰镐的攀登中)


ef833c2e52cc39a9338dc22b7f1d95dc.jpeg
543a68eee2c9b7bc298cfac5aad504b8.jpeg

极限攀登的阶段,李宗利老师觉得,这是不断自我了解、突破的过程
——贡嘎的攀登中,因对自我极限的了解,使他清楚当初在6800米的位置,比起寻找营地、坐一晚是更好的选择。
这也是不断融入自然,理解、敬畏自然的过程。

⚡️上面没有提及的是,攀登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它伴随着攀登者成长的每个阶段。
个人觉得,在大自然中,我寻回了自己久居城市、循规蹈矩下缺失的野性、勇气、创造力这是登山吸引我的地方。



学 习 资 源


除了上山实践以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得登山知识呢?

无非是书籍、网站、朋友交流了



⬇️书籍推荐


【 轻松看:纪实故事】
70776d6ee6e646e1b1ef850c29749392.jpeg cf4c3fe45c3b08092f80f83c1feceaae.jpeg 5137be225b634efa838ee2c0cd791d9e.jpeg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有电影改编)
一位记者的珠峰历险记

「触及巅峰」
(有电影改编)
下撤时掉落裂缝,靠自救奇迹生还

「如履薄冰」
英国登山家Mick Fowler的探险记
“ 朝九晚五的税务局工作之余
还因攀登幺妹拿了金岩钉和金冰镐 ”
(我了,你呢?)

再有就是每年的肯道尔山地电影节班夫山地电影节之类啦,还有漫画、故事之类,这方面大家很容易找。
当然,这些记录、翻译的严谨程度不如教科书,可能出现误导,不用太较真。



【边看边练:教科书 】

我个人是在参加过一次雪山攀登后开始看书的,
没登山前,我总是难以把知识串联起来。
上山一次后,流程清晰了,后来会回想每次攀登,自然的产生疑问。这时我基本都能从书里找到答案,看书也就顺利多了


找教材的总原则是:


内容质量:作者、译者或审校人员真的在登山,经验丰富、认真负责、不会误导读者的;
业内口碑:质量经过业内杂志,广大攀登爱好者实践验证和认可;
贴合时代:前两条基础上,选年份新、版次新、修订完全的;

6afb7d382f4f8b0e7a7143b617a74202.jpeg ab0a7edf5df0207f1d9af800a3b76d90.png

「登山手册(修订版/纪念版)」
「登山圣经(第8版)」*现已出到第9版(繁体中文)

两者都是非常系统、全面的教材,可以陪伴爱好者很久。严冬冬前辈的翻译专业、细致,对作者的讲述有独立思考、判断。
如果只看两本,那就是它们啦!


《登山圣经》可能会简略地列出三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不告诉你为什么,而《登山手册》会给出作者认为最合适的一种解决办法,并利用三倍的篇幅详细分析解释...
在对比布林结与8字结的优劣时,Craig Connally为了让形势显得更加一边倒,或多或少在强度数据上做了手脚,提出“同一根绳子打布林结比打8字结的强度损失更小”,尽管从其他来源查到的公开测试数据都不支持这一说法;不过,除去这一段之外,书中那些看似“颠覆传统”的内容还是基本都有客观数据与严密分析支撑的。

——节选自 严冬冬blog文章
《从登山圣经到Alpine Climbing》



小海:
手册是我看的最多的一本,有原理有数据。
我最喜欢第27部分,决策、领导力、恐惧控制,学了技术真正去山里爬的时候,会觉得这些更重要。

二兔:
这两本我是互相补充着看的。
登山圣经的好处是,它仍然在持续更新,由多人共同编写。里面的技术很新的。





6bcd244648594509ddfac2bb14cf3206.jpeg 1ba25117fa3e40b2477b506048711040.jpeg 6c43033077240e0239b8c5088224a1ca.jpeg


《圣经》《手册》都是美国教材,法国教材大概是翻译困难缘故,至今只看到一本,英国则可以推荐两本。
都不算全面,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也可以窥见不同国家的差异——因为山域、文化的区别,攀登者发展出了不同风格。

这就好比阿尔卑斯山域诞生了阿式攀登,喜马拉雅山域诞生了喜式攀登一般。方法是顺应自然而生,也不分高低对错,看大家喜好啦。

「攀登指南—更安全、更高效」
法国ENSA发起中法交流培训的Koenig老师写给国内的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岩石地形)
彩图很多,可操作性强

「国际登山技术手册 」
「完全攀登指南 」
作者均为英国登山家皮特希尔
前者是辞典式的,查阅很方便
后者彩图很多

小海:Koenig那本讲了很多绳索管理、救援之类,想爬大岩壁可以看。
《完全攀登指南》照片很清晰、装备技术也较新,攀岩用的动作啊都有,适合初学者,讲的没那么深。




⬇️下面几本更进阶

91f02c27ae15b3cd5ca3b662e159d3bf.jpeg 995cfdc7456971af6687be63a48787a4.jpeg 5bdc7e94ce0c15b05c6bcc6b6ca92242.jpeg

「极限登山」

区别于商业攀登、挑战性攀登的极限登山,我第一次看到时非常震撼


严冬冬(极限登山 译者序):这本书只要了解顶尖攀登者看待攀登和“玩命”的心态就够了,至于其中一切具体的策略——见仁见智就好了。
等你开始接近那个境界,你早就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这些具体的东西该怎么做了。

李宗利:作为一个从业者,我们不断的要通过极限攀登去了解攀登过程中到达极限情况下所产生的变化,我们才能更了解攀登的本质…
极限往往就在于成或者败都只是在一点点的差距,成也那么一点点,败也败那么一点点。




「登山进阶」
比较薄,适合爬过几座山后看
关于搭档之间的关系讲的很棒

「高山探险」
国内高校的户外指导员教科书
想了解向导可以看
编写人员名单里可以找到很多大佬



那么书单推荐就到这里了,基本上能覆盖所有疑问。现在就试着用书里的段落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Q: 我担心自己体力跟不上。
A: 登山其实是相对低门槛、全年龄的运动。不必还没尝试就否认自己。
    ⬇️ 见《登山手册》
a0d219611a41f490328c0cd3629909ba.jpeg


Q: 我该怎么训练?
A: 找有空的时间训练,正常的强身健体。《登山圣经》给出了一个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表。

b6c7d7364ab207bb91c9850f0befc128.jpeg a7457632cd7a2a86cac4030e8fba39e6.jpeg

以前在学校登山队时,我们的训练计划和它类似。各高校攀登报告里面也是类似的训练。
体能(力量、耐力、核心)+  徒步.技术(攀岩攀冰、结组行军、绳索救援等)
知识(高山病、队史等)

实际观察大家的训练经历,其实比表格里自由的多。平时能每周选4、5天练1小时、健康生活就挺不错的。

当然要是备战贡嘎就另说咯,可以推荐下面这本。
Steve House所著的Training for the New Alpinism,他兼具顶尖的攀登能力和教学经验,讲训练的书我好像没见过更全的了。
这本书以一种训练运动员的理念,讲述了阿式攀登者的训练方法。

8bedc2564f737b416183242097d998b4.jpeg


Q: xx和x讲的不一样,谁是对的?
A: 运动学科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最好自己去尝试、检验、判断。
     ⬇️《攀登手册》《国际登山技术手册》译者序
508d1ef6b10f78d2b21bade6a0f13f3f.jpeg ddebc99158eacf92d6e91678b6ab87e9.jpeg


Q: 看书太枯燥了 ,新时代没有新的办法吗...
A: 当然有,有幸加入学校社团的话,前辈手把手教。
和自由之巅一起爬的话,攀登前我们会讲很多,攀登中多想、多提问,成长的就更快。

平时看视频、公众号的图文也可以学习。
你可能以为你没看过《登山圣经》,其实你已经在「雪线之上」「8264」的帖子里看过了。
只要你有疑问,总能找到东西。

国外的资源也有很多爱好者勤劳的翻译、搬运。比如「vertical world」搬运了很多视频教程,

23a181fa287dc161f4ead147583cfd36.jpeg
b站(bilibili)上也有很多搬运,我开了几个收藏夹在持续收集。
不过网络上的内容,就更要注意来源是否可靠了。


0ed182b14294c5b45fba048016315550.jpeg
我的b站账号:二兔翻滚子


李宗利:我不爱看书,不过我以前刷遍了8264的攀登报告。书的话,古龙挺好看的。
小海:投一票「多情剑客无情剑」
二兔:投一票「欢乐英雄」

         


2022-4-14 20:44:30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希望你们越来越好
гeece 发表于 2022-4-14 20:44
感谢分享,希望你们越来越好

感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二兔翻滚子

17

主题

25

帖子

54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46

手机版|自由之巅登山论坛 ( 蜀ICP备1301614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