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瀑,热血沸沸, 人可以歇,绳不能停。 干饭八碗,饥肠辘辘, 连爬五日,记忆犹新。
-
大家好呀,我是二兔。 我的新年是从双桥沟攀冰开始的,眼下初春回暖,冰季已过。
这片地方却叫人念念不忘: 天澈水清、雪峰夹道, 青枫红杉错落, 白练冰瀑掩映其中。 以后年年,怕是都想回到这里了。
2021年,第一批00后都大三大四了,后浪来的好快 我司每年办一期面向大学生的公益培训(攀冰初级班),又认识了好多各高校的同好呢。
见面头个晚上,介绍一圈, 每个人都有些酷酷的爱好和目标。
摩托、滑雪、攀岩、登山均有涉及,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攀冰。
即便疫情让人心中惴惴,也还是带着核酸报告,从各地如期赶来。 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样子。
老师则是有感而发。 “年轻人,祖国的栋梁之材!”
“登山是一个精神层面的运动,很辛苦、存在客观风险,所以各个细节要十分严谨。”
“不在乎你们有怎样的爱好,学它(攀冰技术)又是想去完成什么。 我们培训除了教技术,更是传播理念:对所有运动的安全理念,和平衡取舍。”
“5天并不可能让大家马上变成高手,只能领进门,后面还要不断积累成长。” 下面就是这5天的诸般片段节选。
Day1
北理-TC:第一天学了冰坡行走、平行镐。 “我室友没参与过社团冬训,第一次上冰犹如旱鸭子下水,加上本身体能一般,很快便败下阵来。不过他不断学习、进步神速,虽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大的了。”
▲第一天的冰场“白岩沟”
“接近冰瀑要走至少半小时的上坡爬山路,穿着厚重的登山靴,地面还有积雪或暗冰,说实话不是很好走。”
二兔:暗冰确实要小心滑,不过有很远吗? 阿楚:其实很近的,下车最多走10~30分钟吧。 二兔:嗯,也有几个同学看着蛮轻松的。
地大(武汉)-DXD:过去这一年,想的多动的少。 “重新踏上林下的泥土,腿抬起放下,左脚接着右脚踩,汗水浸湿衣服,看阳光穿林打叶。 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太好了。”
地大(武汉)-CH:一切都刚刚好。 “双脚踏上白雪,听到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不经意间回眸,阳光正从山顶爬出,染红了天边的云,铺满眼前山林。 之后,穿好装备,在冰壁上尽情跳舞。下午拖着略显疲惫的身子,回到老乡家里,一个热水澡,重获清爽。”
二兔:只是略显疲惫的话,明天多爬几趟哈。
不过说到接近性更好,走几步就到的冰场,我能想到北京云蒙峡、桃源仙谷的一些人工浇筑的场地。
再如辽宁的枣木杠户外探险公园,100多米宽的崖壁全部浇注成冰瀑,出屋就能攀冰。
天然冰瀑就很少能这么宽了。 陕西的蓝田流峪飞峡,算是非常很好接近的,瀑布就在铁栈道旁,攀冰要走个5-20分钟。
更有些很多则像是孟屯,接近就要走1个多小时,就蛮不方便了。
双桥沟是我心里的神仙地方! 尤其线路众多,每天都能去新场子。3000多的高海拔加成,固然叫人气喘,训练效果也会更好。
▲双桥沟内的公路
Day2
北理-TC:新学了高低镐,并巩固动作。 “高低镐用好了可以提升攀冰速度。我尽力的练习,但还是掌握得比较一般。还有,出发前忘准备墨镜、唇膏和护膝,实在失策,导致后面几天痛苦不已。”
二兔:墨镜很重要了。 今天的冰瀑能晒到太阳,暖和,也刺眼。所有高海拔的地方都要备墨镜的。
唇膏也是用来应对高海拔的干燥的,我有时懒得带,选择多喝水。
护膝这个,我没用过,感觉是多加了束缚。
当然,攀冰可能会把腿上磕的青一块紫一块,冰是很坚硬的。 初学者会喜欢跪冰,用膝盖助力,这个不是好习惯。
▲(抓绳子也不是好习惯哈)
又或者是镐上的太高,身体被拉直,没有足够空间抬腿、没有足够视野观察脚点,从而膝盖到小腿都可能磕青。
如果动作恰当,并不应该伤到。 所以如果伤到,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攀爬时,是否有不好的动作习惯。
Day3
李宗利:攀登没有捷径,就是多练。 人可以歇,绳不能停!
北理-LRY:全力攀爬的一天! “有了前两天的基础,今天我主要纠正了我的动作,带着思考去攀爬,努力体会李老师和教练们讲的攀冰的节奏。 前两天我耗尽体力,也只能上下爬2趟,今天则完成的轻松许多。”
"我总结出来以下几个点: 双脚宽于肩膀可以有效让我们腿部省力,锁住脚踝不要外八; 脚尖不要垫,要后跟略微往下压,把身体重量放在脚上,脚尽量平行。 在合适中找较高的手点,打镐时上身后仰一些,腾出空间方便看镐点,也能让手臂打直,减轻曲臂锁定带来的酸痛。"
北大-PHR:卷起来,我可以! “说实话,前两天我积极性不是很高。 自己爬得慢,也没有找到感觉,也非常不信任镐和爪,导致每爬一趟都浑浑噩噩的。 可是等到第三天,我奇迹般的发现,我还是可以。自信蹭蹭蹭上涨,意犹未尽。”
西交-JMJ:还要多练,学会省力。 “这几天我们都是在顶绳保护下攀爬,因此可以放下恐惧,专注动作。 不过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建立对冰镐冰爪的信任。高手了解如何爬最省力,所以能驾驭各种冰况,而我自己就每次要用力的踢冰和挥镐才放心走下一步。”
Day4-5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训练是周期性的,3天会感觉到一个小适应,再往后就可以加量了。
不过此前,不能忘了安排一两天休息,因为身体需要时间修复损伤。 所以培训的后两天,我们安排的是保护站技术培训、考核。
体力上轻松,脑力上相反, 同学们都对结业考试非常紧张。
北大-PHR:打冰洞好难。 “学建站和拆站流程的时候,我能够一遍就捋顺,但打冰洞成了让我怀疑自己的事情,成功率只有1/3。”
北理-LRY:全程摸不着头脑。 “作为初学者,对整套保护站技术,我的思路相当不清晰。对什么时候挂自保、为什么要打八字 等问题摸不着头脑,更是在后续练习中才领会到双绳下降的具体含义。 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第一次不及格后,我在三个教练注视下下开始了第二次考试。”
阿楚:考试不是为了看大家可以得多少分。 其实就是想强调,一切攀登都要以安全为主,任何一个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事故,不可轻举妄动。
北理-LRY:感动。 成理XH/QYS:这几天培训中,偶尔会把老师惹毛,都是因为安全和细节问题。小细节如果变成了坏习惯,今后可能引发一些不堪设想的后果。
二兔:培训只有5天,每天知识量都比较大,晚上还要上课、分析动作。 不过一些同学有攀岩等基础,学攀冰就更顺些,想的也更深。
川师JGQ\ YXC:攀登是一项严肃且修炼式的运动! 攀登是一项纯粹的运动! “关于攀登的安全、责任,过去早有这样的意识,但实践还是少,理解也只限于理论上。自认为,以前并没有由内而外的影响、指导我实操。 这次培训,学到了一套很正规、严谨的攀登理念。在此基础上,脑内逐渐形成了适用于自身的攀登思维。”
成理XH\QYS:道阻且长、不急不躁。 “我们学到了很多系统的知识,改掉了一些理念,明白了攀登是一个系统且细腻的过程。 像李老师讲的一样,先不停的做加法,学习各路门派的招式。这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可以有多方法方案,打下结实的基础。”
“这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清晰了社团发展方向,也让我们的看到了巨大的差距,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
二兔:本班考核最高分,98分出炉。 地大(武汉)-DXD:“最喜欢老乡家套在火炉上的桌子,大家围坐一起干饭 ,腿脚被烤的滚烫。 嗷呦嗷呦的叫喊中,喝上几碗酥油茶,开始一整天的攀登,老板娘做的腊肉和腊肠也尤其下饭。”
二兔:所以是谁干了8碗饭? DXD:这个,每天的干饭之王并不稳定。
地大(武汉)-CH:每晚木屋里的攀登分享会,也是盛宴。 “教练们以第一视角,将一个个登山故事娓娓道来。言谈举止中都透出对阿式攀登的热爱。” “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激情,听得人热血沸腾;不起眼的动作、细节却能直扣心门,还有那些真实平凡,又前所未有的攀登经历,总能唤起深思。”
DXD:对登山界的名人轶事一向了解得浅,当一个个传奇的登山前辈真正出现在面前,才发现那黝黑的脸庞,粗糙的手指,无一不闪烁着探索和积淀的光芒。 二兔:(这哥俩写起小作文也是文艺的惊人。)
北理LRY/TC:其它话都在最后那晚的酒里了! 祝自由之巅活动越办越好,蒸蒸日上! “很高兴抓住了这次培训机会,见识大长。” “这几天,队友、老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把我从一个完全的攀冰小白变成了一个更加有攀冰思想的同学。” “同班优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班长虎哥,装备委员xiaocao,生活委员强哥,大家都很负责很辛苦。”
二兔:学习委员每天总结笔记,也辛苦啦! 冰季告一段落,这个春夏我们会有雪山攀登、攀岩、技术培训等活动。
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快乐, 山野之间,悠游自在嗷~
|